一一唐民 发表于 2018-10-24 02:40:51

《茂芝会议 红色记忆》四十四、起义军来饶路线考证

本帖最后由 一一唐民 于 2018-10-24 02:48 编辑

四十四、起义军来饶路线考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习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据1982年出版的《饶平党史资料》载:1980年1月23日,赵镕将军重访茂芝时,通过现场参观访问,校正和充实了回忆录中的错漏之处。比如:“派兵攻饶城是在上、下祠(今属饶洋镇),不是在茂芝发兵的,发兵时间是在10月5日七点钟左右”。      据赵镕回忆:“10月5日凌晨,到达上、下祠一带,当年县委机关就设在这里。第一次在这里见到县委领导人杜式哲同志,当朱德同志率领的第九军教育团进入饶平县上、下祠一带时,受到地方党组织和农军领导人的接待。部队在这里吃早饭,饭后,朱德同志派一营兵力协助攻打县城,自己率领起义军北上进驻茂芝乡”。      这些资料足以证明朱德走九村路线了,如果朱德走大木凹路线,或者走西片古道,或者走上善路线,到了茂芝后怎么可能在饶洋吃早饭呢?又怎么会在饶洋发兵攻城呢?      笔者经过多年来的史料考证结合以前老红军的口述,认为朱德率领的教育团与周士第率领的25师并非各走各的路线,两支队伍都经过九村、啦风凹、炙石圩、到茂芝,只是分一前一后而已。据1989年出版的《饶平县志大事记》载:“10月5日凌晨,南昌起义军第九军副军长朱德率部分南昌起义军二千余人,从大埔县三河坝经九村、二祠、到达上饶茂芝”。       上世纪八十年代很多老红军都健在,老一辈也比较纯朴,考证史料较为可信。请不要误解了县志的记载。起义军总共有二万多人,也就是说:朱德率领的二千余人就是起义军的一部分。有些人误解为:朱德只带着二千余人当中的一部分经九村、二祠、到达茂芝。      据考,朱德率领的第九军军部直属队并教育团只有三百多人。请再看《饶平县志大事记》一遍,并不是“朱德率领部分南昌起义军三百多人,经九村、二祠、到达茂芝”。其实老一辈专家记载够清楚了,也就是说二千多名起义军大部分是经九村、二祠、到达茂芝的。当然不能否定有部分散兵经上善、或大木凹、或西片古道来到茂芝。      饶北民间流传有两种说法:据刘陶天(饶平县志办专家)所言:“朱德率领的起义军约有二千人走九村洞上路线到炙石圩。”老红军刘铜曾讲:“朱德是走箭竹坪、石寮溪路线的,他们还在西岩山睡了一觉,然后才到炙石圩。当天还有很多兵马从啦风凹过来,后续部队走箭竹坪还是走洞上路线?那就不太清楚了。”经多年来的考证后,笔者认为:其实两条路都有起义军经过,朱德走箭竹坪至炙石圩。周士第走洞上村至炙石圩。《饶平县志大事记》明确记载,南昌起义军二千余人,经九村、二祠、到茂芝。这二千余人理所当然地包括周士第和陈毅率领的25师在内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刚改革开放时,学术方面还没分得那么清楚,当时的观念认为周士第的兵就是朱德的兵。如果当年县志这样写着:“朱德领兵经九村、二祠、到茂芝。周士第率领25师人员也同样经九村、二祠、到茂芝。”在那个年代写这么哆嗦的文句会被人骂的。上世纪八十年代调查史料的老前辈怎么可能只写朱德走九村,又怎么可能闭口不谈周士第千余人的行踪呢?

       1982年出版的《饶平党史资料》里面的“朱德同志率领部分南昌起义军进驻茂芝路线图”,所绘路线经九村、洋较埠(炙石圩)、陈坑太平圩、从饶溪西岸到茂芝。其实这就是归朱德指挥的(25师)周士第一千多人走的路线。也就是说两千多名起义军分几条路线进驻茂芝,但1982年党史资料标示的,经九村、陈坑太平圩这条是最多人走的主力军的路线。       朱德派一营兵力攻饶城后,仅仅剩下约一百人经大陂楼县委、埔下楼、本支楼到茂芝。这少数人走的路线就不用画了。周邦采约四百人来饶的路线也不用标注了。大木凹和西片古道少数散兵走的路线也不再标注了。      饶北有传闻,5日凌晨,余登仁得知朱德来到上饶后,他马上派人挑着两担干粮经洞上村到大陂楼,路上没碰见部队。据此传闻,认为朱德三百多人根本就没走洞上村路线。

      有些学者提出朱德走大木凹的说法。为此笔者曾多次到大木凹(上文村)调查考证,大木凹有三、四位老人都愿意签名画押给我,愿意证明:“先辈口传,有两批兵马从本村经过。头批百余人,又来一批百余人。经大木凹到茂芝的起义军共有二百余人”。         以前老红军讲述“上善、大木凹、第三溪伯爷岭这三条古道都有散兵经过,但从大木凹来的人多一些”。大木凹的口传史料结合以前老红军的说法,笔者认为经过大木凹的二百余人就是张启图带领的75团失散人员。决非朱德,也非周士第,若是周士第的队伍起码千余人呀!何止二百余人?         据党史资料《茂芝革命斗争简介》载:“5日清晨,朱德率部分起义军于三河坝与国民党激战三昼夜后,退出阵地,绕过西岩山抵达上饶,……5日下午,朱德率起义军至茂芝驻扎”。      可知西岩山位置在哪里?如果起义军主力部队经上善或者经大木凹到茂芝,那还叫绕西岩山吗?如果朱德部队经第三溪走西片古道到茂芝,那顶多只能说从西岩山边上擦过。老一辈专家写得非常好,绕西岩山,就是走九村、二祠路线绕了半圈抵达茂芝。当年九村、新丰、二祠、石井、茂芝,整个饶北客区统称为上饶区。   关于4日起义军在百侯驻扎一晚的说法,笔者经过多年来的考证认为:         第一,周士第和赵镕的回忆资料均未讲到夜驻百侯之事。         第二,百侯离三河坝确实太近,不敢久留。          第三,从时间上分析,如果驻扎百侯半夜拔营,崎岖山路百余里,另有不少伤病员,至天亮约六小时怎能赶到二祠?      据《大埔县大事记》载:“……完成钳制敌人的任务,9月9日经湖寮、百侯向饶平转移。”大埔所记日期为农历九月初九(即10月4日),而并非9月10日向饶平转移,可见并无住一晚。据此可知,起义军在百侯准备了一些炒乌豆作为行军干粮,最迟在4日天黑之前就撤离百侯了。   1980年春、赵镕将军重游饶平后,在饶北乡间持续掀起了讨论革命史热潮,我曾好奇地问老红军刘铜:“朱德为何要走九村到茂芝呢?如果走上善路线要近很多呀!是不是饶平没有派人接应?是不是他们走错路了?”看到我这种求知好学的精神,老红军们(祖辈的战友)都很乐意解答:“当时饶平县委根本不知大埔战况,根本就不知道朱德要来,怎么派人接应呢?饶平没有派人接应,但还有大埔农军带路呀,不会走错路的。其实,当时起义军想去潮汕,目的并不是茂芝,去潮汕当然走九村路线更近了。”

       我们不能用现代的眼光评判九十年前的事态,不能因为现在茂芝会议出名了、就把茂芝当成起义军的目的地了。如果起义军到百侯时,目的地是茂芝的话,当然走双溪、木教、到茂芝的路线更近了。可是九十年前起义军到百侯时,目的地并不是茂芝而是潮州,当然走九村最近了。参考相关史料,结合老红军口述,以及各种证据,经考证确认,起义军兵分七路聚集到茂芝。      第一路,朱德率领教育团约390人经溪尾山、三斗坑、箭竹坪、石寮溪、下祠堂、炙石圩、磐石楼、大陂楼、埔下楼、溪背楼、山前高岗楼,许屋、张胜坝,于5日中午(约一点钟)到达茂芝。       第二路,周士第率领25师约1500人经溪尾山、三斗坑、山腰圩、瓦寮埔、洞上村、下祠堂、炙石圩、三乐屋、石楼、坑口、陈坑太平圩、马坑、西片村,于5日傍晚到达茂芝。       第三路,周邦采率领的20军3师教导团并聚集的散兵共约400人,经饶城、新丰楼子角、水口、游凤岗、炙石圩、大陂楼、曾子坝、埔下楼、山前、张胜坝,于6日早晨到达茂芝。      第四路,约有一百名散兵经木教、大木凹、埔坪,于6日早上到达茂芝。      第五路,张启图率领的75团约百余人,经大木凹、埔坪,于6日早上到达茂芝。      第六路,约有一百名散兵经第三溪、西片古道,于6日早上到达茂芝。      第七路,约有几十名散兵经和村、下善、大木凹,于6日上午到达茂芝。      起义军七路人马聚集到茂芝后,25师约有1850人。几路兵马全部整合成一支部队后,总共也不过2650人左右。
据老红军刘铜、刘兴浅、刘日钩等人口述:“朱德来上饶的那天,一日一夜之间有好几批兵马,好几千人陆陆续续,经九村、炙石圩、石井、陈坑、到茂芝。”是啊!5日早上朱德率几百人经九村、炙石圩、埔下楼到茂芝。下午周士第率一千多人经九村、炙石圩、陈坑、西片到茂芝。晚上周淮川率攻城部队几百人经新丰、岗下、埔下楼到茂芝。次日凌晨周邦采率几百人经游凤岗、炙石圩、埔下楼到茂芝。当时在九村、二祠、石井这些村庄的老百姓看来,就犹如千军万马,日夜不断的感觉了。       我们没有找到可靠的证据之前,谁都没有资格去推翻老一辈县志办人员和党史专家考证的“起义军二千余人经九村、二祠到茂芝”的史料。也就是说老一辈专家早已确认了经九村、二祠到茂芝的二千余人当中,是包括周士第和陈毅率领的25师约一千五百人在内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否定25师千余人经九村、二祠到茂芝的史实呢?

—————《茂芝会议 红色记忆》共有四十五篇,作者刘汤明独家授权在饶客网(和饶客网微信公众号)连载发表,著作权属刘汤明所有,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尊重原创,剽窃可耻。作者刘汤明手机13829042887,欢迎学术交流。

葛斯嘉 发表于 2018-10-24 14:07:59

      讲再多也是无用,新丰,建饶,饶洋,上饶要资源无资源,要矿产没矿产,要企业无企业,要厂没厂,想要上班没班上,想要种地又没水,我只关心担忧我们饶北人民的生活来源!

swim 发表于 2018-10-24 17:13:56

葛斯嘉 发表于 2018-10-24 14:07
讲再多也是无用,新丰,建饶,饶洋,上饶要资源无资源,要矿产没矿产,要企业无企业,要厂没厂,想要上班没班 ...

你说的对,想法也很有未来。我个人也觉得对待历史了解了解就好。

得肚仙 发表于 2018-10-25 15:33:54

尊敬的唐民先生阁下,我曾在一九八几年看过陶天老师(任四中语文老师)在《岩卉》报(四中主办)发表过一篇(整幅)文章(名题已淡忘),有说当时上饶苏维埃政府区长叫刘金定(石井人),在茂芝会设决策以后,是刘金定身背朱德(有说朱德腿伤),往狗麻輋(是不是麒麟岭同名)福建方向撤离,送到闽粤分水岭洒泪分别,到了一九五几(淡忘)年,朱德有派二位警卫员欲接刘金定去北京相会,可惜刘金定已死去三天前,原因是刘金定被定地主身份,备受阶级批斗,刘金定吞金自杀,留有遗书一封(言大洋上交党费),党旗一面,大洋二百块。此致敬礼。

得肚仙 发表于 2018-10-25 15:39:44

文有言,地方有将党旗和银元并遗书,交付警卫员带上北京。补充。

刘邦饶的空间 发表于 2018-10-26 15:47:30


文有言,地方有将党旗和银元并遗书,交付警卫员带上北京。补充。

刘邦饶的空间 发表于 2018-10-26 15:47:50


文有言,地方有将党旗和银元并遗书,交付警卫员带上北京。补充。

一一唐民 发表于 2018-11-3 23:17:54

得肚仙 发表于 2018-10-25 15:33
尊敬的唐民先生阁下,我曾在一九八几年看过陶天老师(任四中语文老师)在《岩卉》报(四中主办)发表过一篇(整 ...

刘陶天先生《白邨集》书中有写刘醉亭事迹,刘醉亭即刘饮,石井乡山前村人。刘陶天文中写到:刘醉亭作向导走坑头角,狗嫲畬到平和。但据我多年来的考证,结合多方史料确定,朱德起义军并没走坑头角,狗嫲畬路线,确实是走麒麟岭,柏嵩关路线往平和的。

上善若水k11 发表于 2019-2-21 08:33:17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举行南昌起义,打响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随后,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带领起义军南下广东潮汕地区创建革命根据地。朱德军长奉命率领第11军25师和第9军教导团共3000多人,在广东大埔三河坝分兵阻击敌人掩护主力南下。
       10月1日,朱德军长和25师师长周士第、党代表李硕勋指挥部队,扼守三河坝与敌人激战三天三夜。
      10月4日凌晨,朱德率起义军乘着浓雾撤出三河坝战场,向百侯转移。从战场撤离的起义军横渡梅潭河,翻山越岭,途经五丰、密坑、禁山岗、河头进人湖寮圩再经黎家坪、宜坪、曲滩行程30多公里抵达百侯侯南村。起义军部队在百侯休整了一天。朱德等领导人被安排住在百侯中学(即当时侯南村市戈坪杨氏宗祠)内。有人说,朱德在百侯作了巧妙的安排:一是假装部队要在百侯宿营,而暗中要求部队作好急行军的准备;二是亲自找百侯中学杨老师画一张从百侯到福建平和象湖山的地图,并故意将假军事意图泄露出去,迷惑敌人。到了深夜,朱德率起义军悄悄地离开百侯,奔向饶平。
       10月5日凌晨,朱德(陈毅、李硕勋、周士第、毛泽覃、粟裕、赵镕等)率领南昌起义军从大埔百侯到达饶平永善村,下午进驻南阳楼、塘横子和善庆堂等,晚饭后在楼墩和大山脚下休整。深夜,起义军兵分两路从永善村的古驿道经过大木凹村前往茂芝,以便汇合潮汕主力部队,没想到主力部队已在潮汕失败,领导机关解散,与朱德汇合后进驻茂芝。
      10月7日上午, 当时已是弹尽粮绝,部队人心涣散,有些指挥员产生动摇,有的主张解散。南昌起义幸存部队已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这时朱德军长挺身而出,朱德说:“队伍不能散,主力打散了,但我们不能散,我们还有人、还有枪,有人、有枪就有办法”。朱德军长在茂芝全德组织召开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军事会议,作出穿山西进、直奔湘南正确的决策,史称“茂芝会议”。10月7日下午,南昌起义军在朱德率领下从麒麟岭古驿道奔向井岗山,开启新征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茂芝会议 红色记忆》四十四、起义军来饶路线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