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唐民 发表于 2018-11-3 23:41:28

《茂芝会议 红色记忆》三十七、起义军伤员在石井乡

本帖最后由 一一唐民 于 2018-11-3 23:51 编辑

三十七、起义军伤员在石井乡          10月7日傍晚,朱德率领起义军离饶之后,饶平县委精心安置奉命留饶的二十名起义军伤员。为了这些军事人才的安全考虑,最后决定采取分散疗养的方法。安排六、七名在岭案乡秘密疗养;安排五、六名在茂芝乡养伤;安排五名到石井乡治疗。

      8日凌晨,刘金丹、刘拾、刘操等几十人从茂芝抬回四名伤员到石井乡疗养。然后把两名抬往螽诜楼(众间)医治。安排两名在埔下村中建楼(众间)秘密治疗。加上两天前留在埔下楼的伤员鲁会照,此时共有三名起义军伤员在埔下楼疗养。

      石井乡老大刘家庭安排妇女詹荳和詹香在埔下楼协助护理。帮伤员洗衣服时发现口袋里有一些炒乌豆,詹香拿到伤兵面前问道:“你们受伤了还吃这个呀?”他们三个说:“哦!到百侯时部队发给我们每人一碗炒乌豆,作为行军干粮,没办法呀,肚饿时啃几粒豆子,喝点水。”      詹荳心疼地说:“炒乌豆吃了上火,不利于伤势康复。以后我找点青菜、鸡蛋给你们吃。”三位深表感激。在石井乡的五位伤员主要由简秋园主治用药。十七岁的简文镇经常星夜打着灯笼陪着医师简秋园到埔下楼和螽诜楼为伤员诊治。   至下旬,伤势逐渐好转,忽有白军探子装扮阉鸡师傅,连续两天到埔下楼、螽诜楼东张西望,时局紧张,恐有不测!      1927年10月13日,国民党派毛琦接任饶平县长,毛琦到任后,把上饶划为“匪区”,强令全县各乡组织治安会,成立地主武装民团,镇压“农匪暴动”。石井乡农军骨干早已察觉到紧张的局势。焦急之际,恰逢余登仁、詹前锋来到石井乡看望伤员。余登仁说:“近来白军在茂芝附近搜捕伤员,一无所获,很可能会到石井乡搜寻。”与刘金丹、刘应子、刘操、刘拾等人商议后,果断决定星夜转移。

       遂召集刘尉、刘决、刘儿、刘娘九等人协助将螽诜楼的两名伤员转至蔡坑村,置于长安楼背(小矮屋),由刘永枪、刘炬、刘永、刘侣等人负责照料。在埔下楼的三名伤员,其中一位伤在左小腿即将痊瘉。刘曾、刘蚕、刘甫等人将其转移到埔下屋詹荳家中疗养。       如此同时,他们分头行动,农会员刘坝、刘闹、刘坑(号饶盛)、刘野、刘我生等人同心协力,将其余两名伤员移送到简屋大老屋祠堂(光裕堂)秘密治疗。由简秋园负责医治,简文镇等人照料生活起居。    时过两旬,在简屋的以及蔡坑村的伤员均已康复,四位起义军士兵投奔部队而去。所憾年久难考,姓名已佚,在简屋疗养的两名伤员其中一位叫“阿王”,临别时阿王把一个铜哨子赠给简文镇留作纪念,阿王或许是某连指导员,可能为姓王者。饶北客家人向来有尊重宾客讳其名称其姓之习惯,例如“王先生” “李师傅”之类,熟悉了就叫“阿王” “阿李”,久而久之失其名也。   
   移至埔下屋的伤员名鲁会照,1909年生于湖南省临湘县白羊田乡合盘村。1925年,17岁的鲁会照小学毕业后随父在家打铁为业,年轻气盛,胸怀报国之志,意欲当兵,却遭父母反对。1926年,鲁会照有位堂叔在部队当连长,得知部队驻地后,留下一纸别书,只身一人偷去部队,后由堂叔安排入伍。       1927年鲁会照所属部队参加了光荣的“八一南昌起义”,9月底随朱德驻守大埔县三河坝,为朱德领导的第九军吹号兵,在三河坝阻击战中左小腿负伤,仍坚持战斗。10月4日随朱德转移来到饶平,10月7日鲁会照等二十名伤员因行动不便,奉命留饶疗伤。       鲁会照和其他二位伤员被安排在埔下村(中建楼)治疗期间,女农会员詹荳协助护理伤员。后来秘密转移到詹荳家中疗养,詹荳见19岁的鲁会照聪明忠厚,心生怜惜,欲认为养子。鲁会照倍感温暖,欣然答应。入乡随俗、易姓为刘,辈份家字。因邻里有照同名者,而更名刘家炳。刘家炳康复后加入饶平红军十四团继续革命。      1928年春,饶平红军十四团暂停活动分散隐蔽。刘家炳避居于埔下屋村詹荳的家里,耕田为业,亦农亦兵,秘密协助革命,娶名扬楼詹蓉为妻。解放后曾与湖南老家有书信往来,刘家炳于1964年农历二月初三日病逝、享年五十六岁。子刘流明。

      饶平革命者不负朱德和周士第重托,在各乡农军齐心协力下,奉命留饶的二十名伤员全部得到精心保护医治康复。老人曾讲有十名伤员在石井乡。经考证确定:乃移位生成数目,五名转移多个村,各个村曾住过几名伤员加起来就等于十名了,实则五名也。辑录纪念,彰其功德。
(注:起义军伤员在石井乡,据老红军刘铜,以及乡贤刘双权、刘狗、刘日金、刘金淡、刘国圣、刘流明、简伟良等人提供资料撰写而成)
—————《茂芝会议 红色记忆》共有四十五篇,作者刘汤明独家授权在饶客网(和饶客网微信公众号)连载发表,著作权属刘汤明所有,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尊重原创,剽窃可耻。作者刘汤明手机13829042887,欢迎学术交流。

上善若水k11 发表于 2019-2-21 08:32:29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举行南昌起义,打响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随后,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带领起义军南下广东潮汕地区创建革命根据地。朱德军长奉命率领第11军25师和第9军教导团共3000多人,在广东大埔三河坝分兵阻击敌人掩护主力南下。
       10月1日,朱德军长和25师师长周士第、党代表李硕勋指挥部队,扼守三河坝与敌人激战三天三夜。
      10月4日凌晨,朱德率起义军乘着浓雾撤出三河坝战场,向百侯转移。从战场撤离的起义军横渡梅潭河,翻山越岭,途经五丰、密坑、禁山岗、河头进人湖寮圩再经黎家坪、宜坪、曲滩行程30多公里抵达百侯侯南村。起义军部队在百侯休整了一天。朱德等领导人被安排住在百侯中学(即当时侯南村市戈坪杨氏宗祠)内。有人说,朱德在百侯作了巧妙的安排:一是假装部队要在百侯宿营,而暗中要求部队作好急行军的准备;二是亲自找百侯中学杨老师画一张从百侯到福建平和象湖山的地图,并故意将假军事意图泄露出去,迷惑敌人。到了深夜,朱德率起义军悄悄地离开百侯,奔向饶平。
       10月5日凌晨,朱德(陈毅、李硕勋、周士第、毛泽覃、粟裕、赵镕等)率领南昌起义军从大埔百侯到达饶平永善村,下午进驻南阳楼、塘横子和善庆堂等,晚饭后在楼墩和大山脚下休整。深夜,起义军兵分两路从永善村的古驿道经过大木凹村前往茂芝,以便汇合潮汕主力部队,没想到主力部队已在潮汕失败,领导机关解散,与朱德汇合后进驻茂芝。
      10月7日上午, 当时已是弹尽粮绝,部队人心涣散,有些指挥员产生动摇,有的主张解散。南昌起义幸存部队已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这时朱德军长挺身而出,朱德说:“队伍不能散,主力打散了,但我们不能散,我们还有人、还有枪,有人、有枪就有办法”。朱德军长在茂芝全德组织召开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军事会议,作出穿山西进、直奔湘南正确的决策,史称“茂芝会议”。10月7日下午,南昌起义军在朱德率领下从麒麟岭古驿道奔向井岗山,开启新征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茂芝会议 红色记忆》三十七、起义军伤员在石井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