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饶客网 返回首页

庆洋洋的个人空间 https://www.raoke.net/?253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青春期教育方法的原则

已有 730 次阅读2012-1-4 02:19

青春期教育方法的原则

青春期教育方法的原则,是进行青春期教育必须遵循的一些基本要求。它是根据青春期教育的目的和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提出来的,也是青春期教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从实际出发,正确理解和贯彻以下原则,对提高青春期教育的质量有重要意义;创造性地运用这些原则,使青春期教育教学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

一、知识、态度、行为教育的统一

国家教委的有关文件指出,我国的青春期教育内容,包括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三部分,以社会主义性道德为核心。社会主义道德是做人的根本。许多国内外的性教育专家都认为,现代社会的性教育不能只是生理知识的传授,还必须通过品德行为的培养来进行,因为性行为总是反映着人的道德行为。性教育必须培养学生具有性的道德约束能力,帮助青少年理解和遵守社会规范。这正是素质教育的要求,青春期教育与数学、物理等教育的区别也

正在于此。

(一)知识是态度和行为的基础青春期教育归根结蒂要落实到态度和行为上。但是,获得知识是基础。如果没有性生理、心理和道德知识的基础,态度和行为就不可能改变,那样的教育就没有力量,就没有说眼力。

(二)如何判断人的行为人的行为表现非常复杂,人的心理变化也无法预测,有的人甚至对于自己都无法掌握,怎么判断和研究人的行为呢?其实,人的行为表现总是以他过去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由他的价值观念所支配。知是基础,行是结果,只有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有正确的情感行为,只有对是非、善恶、美丑有了明确的认识,才会产生正确的道德评价能力,从而能正确评价别人的行为和评价自己。行为不仅是外在表现,包括一个人的思考、感觉在内。广义的行为至少包含三个方面,①认知(知识):有关知识的回忆、认识及智能发展的表现;②情感(态度)方面:有关兴趣、态度的改变,以及价值观念的表现;③技能(行为)方面:个人确定将知识、态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所以观察一个人的行为应分别从三个方向作深层次的探讨、思考。

(三)怎样改变学生的态度和行为由于时代的变迁、社会转型,政治、经济、社会及家庭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的价值观念也随之变化。学生教育往往碰到这样的现象,老师

只告诉学生一部分知识,可学生已建立了一套与老师、家长完全不同的价值观。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接受社会信息并不是你传播什么,他就接受什么,而是经过学生自身的判断、选择、取舍这样一个内化过程。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弄清楚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他的心理状况,看他们已经知道了些什么,有哪些不正确的或模糊的认识,以及想知道些什么,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来做价值观念的澄清,进而改变学生的行为。向中学生传授青春期教育知识是较容易做到的,但改变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往往是艰巨的,需花很多时间,而这正是青春期教育的目的。

(四)认识、态度和行为的关系认识的提高是态度转变和行为规范的基础。只有掌握了科学的知识,提高了认识,树立了正确的观念,才可能转变态度,指导自己的行为。而态度

的转变和行为的规范又是认识提高的目的,同时又加深了认识,这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青春期教育工作者一定要着眼于这三者的统一,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在进行科学的知识教育的同时,要引导受教育者端正态度,转变观念,规范行为。这既是青春期教育的出发点,又是它的目的。

二、启发、诱导、尊重、交流,帮助青少年进行正确的选择

(一)启发诱导,贵在善“问”教育教学要采取启发诱导的思想,自古有之。孔之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说,在学生积极思考而又没有搞通的时候,教师要施之以启发,在学生表达有欲而又不能时,教师要给以鼓励和引导。启发式教学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心理特征出发,依据学习过程的规律,尊重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恰如其分地肯定和指导他们的学习方向,并在学生遇到困难时难予启发性指导,沉重是一个自觉、主动的过程,启发学生不是代替学生思考或作结论,教师的工作不是直接“教”给学生知识、观念等,而是一个帮助者,帮助学生来构造知识,去形成观念。在对学生进行启发的过程中,教师应经常设置一些“问”,如性道德的两难设问等,以了解学生对有关知识的掌握和吸引学生进行思考。“问”的艺术是启发的关键,是研究和表现启发式教学的艺术性的重要方面。问的目的是启发学生自己进行思考。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通过“问”,让学生愿意提出自己的想法,与教师商讨。对于诱导,有人提出“悲剧教育法”主张。因为有些学生对正面教育往往有老生常谈之感,针对这一情况,从现实中,以及从学生周围找出一些带有“悲剧”色彩的不幸事例入手,使这些学生在愿望一行动、愿望一现实的对比反差中受到较强的刺激,唤起他们的醒悟。感情加诱导会增加教育的力度。

(二)尊重与交流才有利于教育的成功尊重、交流对于双向互动的青春期教育过程,是一个必备的条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本身也是教师取得学生尊敬和信任的前提,同时更是感染学生、教会学生如何尊重人、理解人,如何真诚地与他人交往、积极与他人沟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教师应顾全学生有自尊自爱的心理要求,坚信每一个学生的独特的价值,哪怕是教育者眼中的“差生”,他同样有存在的价值。教师只有以平等、真诚、信任的态度出现,学生才会敞开心扉,这样才便于找出问题的症结。对少数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也要做细致工作,耐心地启发诱导,而不能动辄批评指责,甚至把他们当成典型例子张扬,致使这些学生自尊心受到伤害。真正的教育不只是口头上的说教,而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触和交流。有中学老师说,有关“性”方面的问题,没有学生问我,我这里没问题。其实学生没问题一定是老师有问题,学生不敢问老师,老师与学生有距离,不敢问而不能交流。双向交流是现代人际交往中应遵循的起码规则,人是在沟通中学会沟通,在被人理解中学会理解别人的。现代心理学认为,青春期的孩子应享有正常的行为自主、情绪上的自主、道德和价值观念上的自主,成年人尤其是父母要平等地对待他们,要恰如其分,谨慎地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又要适当地指导他们。由于外部世界的多元化,现在青少年不满足于空洞说教,而施教者以诚恳的态度、生动的语言和易于为他们所接受的方式教育他们,他们一般能够接受善意的劝告和诱导。

(三)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学会作出漂亮的决定,教青少年自己选择和作决定是现代素质教育的重要原则之一。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完全可以在早期教育中就开始培养和训练孩子自己选择行为和作决定的能力。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已树立了较强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

识,能够凭理智和知识经验来控制自己的行为。然而,年轻人还不善于分析自己的感情,不能把好感、爱慕与爱情区别开来,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判断和分析自己感情的能力,一般要随着年龄增长、阅历增多而形成。所以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对人对事应取的分析的态度、是非、利弊的观念,以及由此派生出的选择能力。比如,对异性交往及早恋,教师不必要求大家抱着同一看法,而可以让学生讨论,为什么要过早地谈恋爱,你为什么喜欢他(她),早恋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坏处,等等。教师意在信任学生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对自己的感情作出分析、评价,懂得思考适当的男女交往形式,强调自我控制性冲动,培养与异性交往的正确态度。教师注意的不是自己固守的结论,而是学生在这门课程里学到了什么,允许学生得出不同的答案,目的是教学生学会选择。教学生选择的过程,是教学生观察社会、了解社会、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过程。因为选择不仅要了解选择的对象,还要了解自己。事先就应想清楚,这样选择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坏处。如果这样作出了不是盲目的选择决定,就不会轻易改变,并懂得要对选择的后果负起责任。这不像小学教师那样一切由教师取而代之,包办代替。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各种信息,要注意给予的价值观,如对婚前性行为,教师不是停留在应该与不应该怎么做,而是帮学生分析有与没有婚前性行为的截然不同的后果,使学生懂得一旦作出了选择,后果必然要自己负责。这里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自己来参与和作决定,

而不是教师自己个人的价值观。对学生来说,只有以对文化和道德的了解作基础,才能学习做漂亮的决定而不是后悔的决定。这里的问题是青春期教育教师不要训民式地规定学生必须这样做,不准那样做,不要代替学生做决定。因为,那样的决定是不起作用的,不是学生

自己做出的,是不牢固的。可能只管用一时,而不能管用长久;可能在教师的前面是一样,在教师的背后又是另一样。这样的青春期教育是失败的。由学生自己作出的选择和决定,是他们内心深处自觉作出权衡,这才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这也才能真正实现认识——态度——行为的统一。

三、适时、适度、适当

适时、适度、适当三原则是在19888月由国家教委、国家计生委联合发出的《关于在中学开展青春期教育的通知》中指出的。它要求学校、教师恰到好处地向学生传授青春的教育知识,使青春期教育事半而功倍,卓有成效。因此,“三适”既是青春期教育中的重要原则,也是青春期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方法。

(一)适时

适时是指对学生的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教育必须抓准时机、及时进行。就是考虑在什么时间、哪个年级、多大年龄开始教育,以收到最佳效果。周恩来总理生前多次指出,要在女孩子来月经以前,男孩子发生首次遗精之前,把科学的性卫生知识告诉他们,让他们能用科学的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健康,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周总理的指示为我们适时开展青春期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即性生理教育知识应早于性生理发育。根据我同情况,女孩初潮年龄是14岁左右,男孩首次造精在15岁左右,沿海地区及城市的学生生理发育早些,性成熟前移明显;农村,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学生生理发育稍迟,但他们的入学年龄也迟些。因此,在初一年级开展教育较适宜,此时大约60%的学生进入了青春期。有的教师观察学生说,初一初二学生的性心理萌动好像一般潜流喷射欲出,是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引起心理的动荡不安。这是一层意思。另一层意思,所谓“适时”,就是要及时地发现学生中出现的问题,适时地进行教育,不要“马后炮”。因此,对不良行为要像对疾病一样,早期发现、早期采取措施。中学生的性恋问题虽然都是隐蔽进行,但总会出现反常的先兆,如与校外不三不四的人频繁接触,单独约会,精神恍惚,旷课逃学等。发现这些偏离常规的情况,施教者应结合其一贯表现和个性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给予适时的帮助,努力防患于未然。在青春期教育实施过程中,我们也要随时摸清学生的性生理、性心理发育特点,把一般和个别相区分,不失时机地关心指导。因为“我们的任务应于,要在少年的性本能刚刚觉醒之前,就使他们的理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二)适度

适度是指给学生讲授性知识程度深浅要把握好。教师应考虑学生年龄特征和基础知识水平确定授课的主题、内容要点和教学方法。要讲究分寸,注重教育艺术,防止过度、过粗。性知识讲授既不能“禁”,也不能“滥”,的内涵,首先应体现在教材内容的编排上要适合,要符合青少年生理发育的特征和心理特点,符合国情民俗的心理承受能力,遵循可能性和科学性的原则。它以性的科学知识为基础,进行性的心理指导,性的道德教育,必须以学生掌握性心理、了解性功能、平衡自身的性心理、升华自己的道德情感为准绳。《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规定:“不看宣扬色情、凶杀、迷信的坏书刊、录像,不听不唱不健康歌曲”,在教育学生严格按规定的要求去做的同时,也要讲道理,讲清坏书刊录像的危害。由于淫秽出版物的内容具有强烈的腐蚀、刺激性,不可能也不允许向学生讲述具体内容,所以要强调加以限制和回避。这方面学校应同家长密切配合,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从开展青春期教育的情况看,不负责任滥讲和与学生年龄身份不符的性知识偏向,还是极个别的。普遍存在的不足是教材内容单薄,教法比较单调,就性保健方面知识看远不能满足中学生需要。有的地方编的这类教材图示模糊,有的连生殖器官的图示都不出现,说明思想观念还是旧的,这样反而会

激发学生的敏感性。如果通过教育,学生还搞不清内外生殖器各部的名称、位置、功能及其保健知识,那我们的教育目的又何在呢?究竟怎样掌握青春期教育的“度”,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尤其是正确的性的价值观念的把握与灌输。在日益发展的重商风气下,一些书籍、刊物、画报、挂历、广告、影视充斥图“吻”并茂的性描写,不断地打擦边球,使学生信息比老师多,若老师只告诉学生一部分信息,他就不信了。即使老师不讲,他们总会知道。从哪里知道,从色情刊物知道,若以此指导行为实践那就可悲了。适度的难以掌握,还在于性教育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它不同于某些行政奖惩和办事制度有一定标准,以及掌握的上下幅度。对于教师来说,把握地性教育的“度”是一种教育艺术。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国家教育部门审定的青春期教育大纲与教科书,应当是一个标准。

(三)适当

首先,是指教育观念适当。中西方文化、习俗的差异及西方性泛滥的种种弊端,从反面告诉我们,开展青春期教育必须立足国情民情,摸索探讨适合中国国情的性教育。比如,接吻、拥抱在一些欧美国家纯属一般礼仪,通常不含有性的成分,而在我国则带有浓重的性色彩,是表示男女相爱的一种方式。中学生身心发育还都不健全,当然不能在异性伙伴之间发生接吻、拥抱行为,这是青春期要懂得的起码的性伦理规范。再如,美国1519岁青少年中,1973年有36%的人有过性经验,1982年为47%,1991年上升到53%。不少美国专家认为只有最大限度地普及避孕用品才能解决这类问题。于是,大学就连中学也出现了许多提供避孕服务的诊所,以及为私生子服务的机构,这些做法也是我们不能盲目仿效的。因此,我们就不能不从自己所处的特定文化背景出发来考虑和处理青春期教育问题。其次,是指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的恰当、合适。要做到既亲切、又严肃,还要关心、理解、尊重学生,对不同年级、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学生采取相应适当的教育方法。教师的教态要严肃,要注意语言文明、举止端庄,不可的挑逗的语言和轻佻的教态,生理知识一定要使用学术语言。同时,教师要能进入童心角色,以免老气横秋。此外,不论选择何种方式方法,不能去激起学生对性问题的更多的好奇心,而要达到“淡化”、“升华”的目的。再次,教师选择要适当。一般要求是要热爱这项教育工作、具有较强的事业心,教师的个性心理品质较健全,最好是中年已婚教师。这样老师可以长者姿态去传授作人的知识,学生会感到老师的阅历广而产生心理效应。同时要“请被生活磨炼聪明练达的女教师”担任女生辅导员,重视和发挥保健教师、校医的专业性特点作用。作为学校在开展此项教育时需考虑怎样把青春期教育摆在学校教育、教学的“适当”位置上,怎样组织适当的教育形式作为青春期教育成功的手段等。

四、粗暴、压制、禁锢只能适得其反

中学生正处于成长期,精神上尚未用前人积累的知识经验充分武装,尚未经历多少社会的洗礼,因而比成年人脆弱得多。中学生尤其是初中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限度的,一旦他们卷入到早恋的漩涡或遇到挫折、与社会规则发生冲突,容易陷入迷惘痛苦之中不能自拔。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师长不能了解他们,理解他们,教育上有差错失误,任何不测均可发生。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自杀与犯罪事件均有所增加,年龄也有下降趋势,这个现象十分令人痛心!这一部分不是对原则的应用作正面阐述,而是剖析不当教育方法的负面影响,以启示施教者思考怎样沟通和营造与孩子的情感关系并使之成为有力的教育因素。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庆洋洋 2012-1-5 01:03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联系我们

社区首页| 家园首页| 群组首页|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 QQ

GMT+8, 2024-5-22 15:50 粤ICP备08022363号 粤公网安备 44512202000054号 www.raoke.net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2 Comsenz Inc. 值班电话:0768-8626153 手机:18933050310 QQ:6928802 饶平客家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