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唐民 发表于 2016-4-25 21:39:45

朱德入饶路线再考证
本帖链接:http://www.raoke.net/83021_1_1.shtml

      1927年10月4日、朱德从三河坝突围、经百侯、往高陂方向行进、欲往潮汕与周恩来大部队会合、未到高坡便知潮汕失败的消息、临时决定转往饶平、入九村地界、这里说明一下:打仗行军、并不象迎上帝出游一样、也不同过年接阿娘那般、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安排、上迎下接的事项、当时条件没有那么完美、本人认为:义军由埔入饶、从饶往和、均未安排迎接、因为都是临时决定、根本不知他要来、怎么迎接呢?至于石井刘铜到西岩山迎接、那是特殊情况、以后在《英烈传》里我会介绍清楚。
       另外乡间传闻、“义军过九村、在马寮埔驻停、因而得名“马寮埔”。本人于2016年4月24日亲往九村调查、马寮埔位于洞上路口、陂墩路口、往南那一小块地方即是马寮埔、吾问白石楼82岁刘氏叔公、其言、以前有瓦厂、有厂寮、谓“瓦寮埔”、因客话近音、约文革时、喊来喊去、喊成马寮埔了。
       又问洞泉大道住户、50多岁夫妇、其言、“原来烧瓦、叫瓦寮埔、后有人喊马寮埔、现五、六十岁的人都知道、原名瓦寮埔、又名下径塘。近来门牌用名、洞泉大道”。
         如此而知马寮埔之名、乃解放后由瓦寮埔口音转变而来、更谈不上朱德义军至此驻马了、毛泽东在1930年说“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这句话永远不会过时。
      无论如何义军过九村确也,九村有百余人投身革命实也,九村现有十多名烈士可敬也,既然到九村了、吾冒雨拜谒“余登仁经念馆”、一位老阿姨开门让我参观、我步入故居之时、不觉自然把头低下来、以示对先烈崇敬之情、阿姨要泡茶给我、我说、“不要麻烦、我不想给你添麻烦、就让我静静参观一下好了”、我看到一根被火烧过的木材扔在角落里、问阿姨这里患过火灾吗?阿姨说“当时白鬼子、用番子油烧房屋、屋顶那根栋梁是近年新换的、门顶石也被烧裂了”。
       哦!我对阿姨说“那根烧坏的栋梁一定要保留着、这就是一件文物呀、那根坏栋梁比新的更有价值”。然后、我看了看小小陂墩村、唉!当时不足百人之村、竟有十名烈士!可想而知、当时的革命是多么艰难啊!忠烈千秋,他们是饶北人民的骄傲!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一一唐民 发表于 2016-4-25 21:47:28

























































拜谒先烈!



















































岭东人 发表于 2016-4-26 20:34:33

          谢谢到故居参观了解。也感谢您补充的资料。

一一唐民 发表于 2016-4-27 06:01:37

岭东人 发表于 2016-4-26 20:34
谢谢到故居参观了解。也感谢您补充的资料。

我这个直性子、直来直去的,乞望多多包涵!

岭东人 发表于 2016-5-10 21:50:13

一一唐民 发表于 2016-4-27 06:01
我这个直性子、直来直去的,乞望多多包涵!

            只有老前辈才会知道历史,是很难得的资料。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余登仁传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