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客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一一唐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国梁、革命后代信服你

[复制链接]

24

主题

220

帖子

1183

积分

五年级

Rank: 5Rank: 5

屋下来自 饶洋

情感状态 已婚


微信扫一扫,下载APP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1楼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客家好友,享用更多网站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饶客网。

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点击登录 或者 用QQ帐号登录

x
王国梁、革命后代信服你

本帖链接:https://www.raoke.net/97911_1_1.shtml


         
     饶平乡贤王国梁教授是位德高望重的党史专家,任职广东省党史研究室副厅巡视员。但在我眼里他就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辈,并没有想象中那种高高在上的“官架子”。


   
      他到饶北考证革命史,各乡的烈士后代们都很欢迎他的到来。他已年逾花甲、不辞劳苦,亲临荒山野岭,为还原史实付出努力。他实事求是的精神令人可敬,他以史为据的处事风格更令人信服。


     
   
    有关饶平红军十四团旧址的争议,他办得非常好!且说“1927年10月广东工农革命军东路十四团在上饶祠西成立”。有人误作上饶镇了、便在上饶镇岭脚村路口竖起“十四团旧址”大牌。此事非同小可啊!我上报王国梁先生以及相关部门。他带领几位同志来到饶洋镇调查考证:民国时期饶洋镇、茂芝、双善、合称上饶区。老档案写“上饶祠西”并没有错。最后王国梁确认:十四团旧址在饶洋镇祠西塘背祠堂孝思堂,俗称下祠堂。他还亲自挥毫题字确认该处为十四团旧址。上饶镇岭脚路口错误的十四团旧址大牌自然拆除了,持续一年的争议平息了。

     

朱德来饶路线也是众说纷纭,王国梁考证后确认:朱德经九村、炙石圩、大陂楼、埔下楼到茂芝的路线。这条真正的朱德路终于得到再次确认。我们饶北三百位烈士的后代、并数以万计的革命后裔、都很信服王国梁尊重史实的风尚。



   

     我曾和王国梁先生在一起喝茶时他说“干了一辈子、想过安逸晚年了、不想理了”。我说“饶北很多革命史都湮没在乡间、希望你来考证确认,非你不可啊!”是的、史料考证需要懂史、公正、德才兼备的专家方可胜任。弘扬爱国精神、必先确认革命史实,才能让民众信服。我在编写《朱德在饶平》一书过程中,经常向王国梁先生请教,他也是有问必答、诲人不倦。

  
  
  王先生呀!饶北数以万计的革命后代、还要向你倾诉先辈革命史啊!敬仰先烈、慰藉忠魂、安抚民心,任重道远啊!
        丁酉孟冬、革命后代刘汤明于石井乡。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赞2 踩

24

主题

220

帖子

1183

积分

五年级

Rank: 5Rank: 5

屋下来自 饶洋

情感状态 已婚

沙发2楼
 楼主| 一一唐民 发表于 2017-12-5 12:45: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善若水k11 发表于 2017-12-5 09:17
请问朱德什么时候离开大埔来饶平?什么时候离开饶平?@一一唐民

其实、应该是4日下午离开百侯了、因三河坝太近、百侯不能久留。大埔人故意说4日晚上走。总之朱德4日夜蹈入九村地界是正确的。5日天亮到炙石圩、我的祖辈一直这样讲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220

帖子

1183

积分

五年级

Rank: 5Rank: 5

屋下来自 饶洋

情感状态 已婚

板凳3楼
 楼主| 一一唐民 发表于 2017-12-5 13: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善若水k11 发表于 2017-12-5 13:10
可是大埔三河坝战役报道朱德5日还在大埔百候。

那是时间搞错的、有的说朱德6日来到饶平、8日离开。其实是5日早上到7日傍晚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220

帖子

1183

积分

五年级

Rank: 5Rank: 5

屋下来自 饶洋

情感状态 已婚

地板4楼
 楼主| 一一唐民 发表于 2017-12-5 13:24: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善若水k11 发表于 2017-12-5 13:10
可是大埔三河坝战役报道朱德5日还在大埔百候。

总之越老的资料越可相信、后来写的书乱了、不可相信。我这几年参考了很多老档案、以及以前红一代口述的资料,现在红三代口述有些已变异了。说法不一样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220

帖子

1183

积分

五年级

Rank: 5Rank: 5

屋下来自 饶洋

情感状态 已婚

5
 楼主| 一一唐民 发表于 2017-12-7 16: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磊不累 发表于 2017-12-6 18:57
只知道麒麟岭古道送别红军,不知道拉风坳古道农民自卫军迎接朱德红军,一群不知开发的人。

是的、以前老红军就讲过“迎来在啦风凹,送别在麒麟岭”。就是说饶平农军在啦风凹附近接到朱德起义军的意思。但后来说法不一样了,有人说朱德从第三溪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社区首页| 家园首页| 群组首页|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 QQ

GMT+8, 2024-6-15 08:34 粤ICP备08022363号 粤公网安备 44512202000054号 www.raoke.net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2 Comsenz Inc. 值班电话:0768-8626153 手机:18933050310 QQ:6928802 饶平客家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